白短衣
白短衣和袍子一樣,是一種長及膝蓋的白色法衣,穿在唱詩班袍子外面,但不是主教,而是神父、執事和神學生。它的設計通常很簡單,但也可以很花哨。它與長袍的區別不在於裝飾的程度,而在於袖子:長袍的袖子與聖袍一樣,與唱詩班袍齊平;白短衣的袖子更丰滿,通常呈喇叭狀。
從維基百科中我們可以讀到
在羅馬傳統中,白短衣有時會釆用蕾絲裝飾或刺繡花邊。
白短衣是一件微型白袍,而白袍本身就是洗禮時所接受的白衣的象徵。因此,任何神職人員、講道者和聖職人員,甚至在任何禮儀儀式中代替聖職人員的祭壇侍者都可以穿着它。例如,參加彌撒的神學院學生和非神職人員的唱詩班也經常穿着它。它通常穿在袍子外面,從不單獨穿着,也從不用腰帶或括約肌束起。
執事和神父在參加禮儀儀式或彌撒外的聖事時,可將其穿在披肩下。
作為神職人員唱詩班禮服的一部分,教長(教宗、樞機主教、主教、主教團成員和一些大主教)通常不穿白短衣——相反,這些神職人員穿的是長袍,而長袍實際上是白短衣的一種變體。
白短衣屬於神聖法衣(Vestes sacrae),但穿戴前無需祝禱。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