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hil Obstat

Nihil Obstat

Nihil Obstat 是什么意思?

當作者想要出版一本宗教書籍時,他/她會將其提交給當地主教審核。然后,主教將其交給一位知識淵博的神父閱讀,并在必要時進行修改。如果需要修改,則交還作者修改。當審閱手稿的神父對修改意見感到滿意時,他會在手稿上寫下 “Nihil Obstat”。”Nihil Obstat “的意思是 “沒有問題”。

Imprimatur 是什么意思?

當主教對手稿的內容感到滿意時,他會寫下 “Imprimatur”。這個詞的意思是 “允許印刷”。

為什么需要 “Imprimatur”?
Imprimatur 是一份官方聲明,表明要印刷的材料沒有教義或道德錯誤。Imprimatur 或 Nihil Obstat 并不意味審閱者同意作者所表達的內容、觀點或聲明。

教會法典中是否有關於 “Iprimatur “必要性的規定?

是的,有一整節是關於這個問題的。內容如下

大眾傳播工具及出版書刊
教會法典第822 條:
1 項 – 教會牧人,用教會本有的權利,執行職務時應盡力運用大眾傳播工具。
2 項 – 牧人也應設法訓導信徒有責任合作,使大眾傳播工具的運用,能充滿人性和基督的精神。
3 項 – 所有基督信徒,尤其以任何方式參加運用這種工具的信徒,應設法幫助牧靈工作,使教會也能應用這些工具有效地執行其職務。

教會法典第823條:
1 項 – 為保持信仰的真理和道德的完整,教會牧人有職務也有權利監督,勿使書刊和大眾傳播工具危害信徒的信仰和道 德;同時有權要求凡由信徒發行涉及信仰和道德的書刊,應由牧人審查;對有害於正確的信仰或是善良風俗的書刊,有權加以譴責。
2 項 – 1 項所提的職務和權利:對受託管理之信徒,屬於主教, 無論是個別主教,或在地區會議或主教團會議集合在一起的主教; 對普世的天主子民,則屬於教會最高權力。

教會法典第824條:
1 項 – 除另有規定,根據本題法律出版書刊,應向教區教長申請許可或批准:向作者本人的教區教長,或向發行當地的教區教長申請許可。
2 項 – 在本題條文中有關書刊的規定,也適用於其他公開宣傳的寫作,但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教會法典第825條:
1 項 – 無宗座或主教團的批准,不得出版聖經;必須有上述權力之批准,才能將聖經譯成本地話出版,同時也該有必需的和足夠的注釋。
2 項 – 有主教團之許可,天主教信徒與分離的弟兄們聯合翻譯並出版聖經,但須附有適當的註釋。

教會法典第826條:
1 項 – 有關禮儀經書,應遵守 838 條之規定。
2 項 – 凡再版禮儀經書,或是將禮儀書全部或是部分譯成本地話,應由出版當地教區教長給予該書與可靠版本相符的證明。
3 項 – 為信徒公誦或私下誦念之經文書籍,無教區教長的許可不得出版。

教會法典第827條:
1 項 – 為出版教理和有關教理講授之書籍,或出版此類書籍的譯本,須有教區教長的批准,但應遵守 775 條 2 項的規 定。
2 項 – 在學校內,無論是小學、中學或是大學,凡以有關聖經、神學、教會法、教會史和宗教以及倫理學問題的書籍,當作教科書者,皆應由教會當局批准而出版或出版後所批准者。
3 項 – 凡討論 2 項所述材料的書籍,雖然不是用作學校的教科書,或某些特別涉及宗教或道德的著作,亦應鼓勵交由教區教長審核。
4 項 – 在教堂或是聖堂內,不得展出、販賣或是贈送討論宗教或道德的書籍和其他作品,除非這些書刊是有教會當局的許可出版,或出版後核准者。

教會法典第828條:除先求得有關教會權力的許可,並遵守其規定的條件,不得將該教會已出版的法令集或公報集再行出版。

教會法典第829條:為出版某一著作原文所得的批准或許可,對同一著作 的新的版本或翻譯並無效力。

教會法典第830條:
1 項 – 除遵守每一個教區教長委任審查書刊的適當人選之權利外,主教團也得列出有學問、道理正確並有明智的書刊審查員的名單,以備主教公署諮詢,或成立審查委員會,教區教長可以徵求其意見。
2 項 – 審查員在執行其職務時,應摒除一切人情面子,置於目前的,祇是教會訓導所傳授的有關信仰和道德的教會教義。
3 項 – 審查員應以書面指出他的意見;如為贊同的意見,教會教長可以明智判斷,給予出版的許可,寫明其姓名和許可的時間和地點;假如不給許可,教會教長將不准的理由以書面傳達給作者。

教會法典第831條: 1 項 – 凡常明顯地攻擊天主教或善良風氣的日報、小 冊子或期刊,教友不應在其中寫文章,但有正確和合適的理由者除外;聖職人和修會成員只有在教會教長許可下,才得在此類期刊上投稿。
2 項 – 主教團得制定規則,規定聖職人和修會成員如何在廣播或電視中,參與討論有關天主教教義或道德問題。
教會法典第832條:修會成員應有本會高級上司根據會憲所給的許可,才得出版討論宗教或道德問題的著作。

我是否清楚了解,屬於修會的修士和修女,也須經他們的長官許可,才能發表有關宗教或道德問題的文章?

根據上面引述的《法典》第 832 條,這是正確的。

我還有最后一個問題。不久前,我讀了一本由一位居住在意大利的神父所寫的書。這本書是在美國出版的。書上有巴西主教的印信。這是否符合教會對主教的要求?

不符合!根據《教會法典》第 824 條第 1 款,作者需要當地教長(教長指 “主教”)的許可或批准,或書籍出版地教長(主教)的許可或批准。在您提到的案例中,神父需要得到意大利教區主教或書籍出版地教區主教的許可。巴西主教無權過問此事。

應該說,讓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支持主教提供 “虛假”印信的做法在現代并不罕見,因為有些神父知道他們當地的主教并不支持他們的自由主義觀點。為防患於未然,信友在購買書籍之前,應確保 “印信”來自神父所居住的地方主教。這樣可以確保神父與主教的關系良好。

(譯)

自然計划生育

自然計划生育

天主教會對自然計划生育有何教導?

《天主教教理》第2368條中,我們讀到:”此責任的一個特點關乎調節生育。為了正當的理由,夫妻可以畫子女出生的相隔時間。他們應查証自己的意願,不是出於自私,而是出於慷慨,此慷慨符合負責的生育計畫。”

換句話說,如果孩子剛出生,最好等几個月(至少 3 個月)后再計划要另一個孩子。這段時間可以讓母親完全康復,同時讓她全心全意地照顧新生兒。這將確保孩子們至少相差一歲。

(譯)

理解《聖經》經文 “因為在客棧中為他們沒有地方。”

理解《聖經》經文
“因為在客棧中為他們沒有地方。”

我在一本書中讀到,《路加福音》第 2 章第 7 節中的聖經經文 “因為在客棧中為他們沒有地方。”并不能准確反映耶穌誕生時的實際情況。你知道這件事嗎?

根據希臘文,kataluma 一詞被翻譯成客棧的意思。實際上,kataluma 一詞的意思是 “客房”,而不是客棧。

在路加福音 22:11 中,耶穌對門徒說:”對那家的主人說:師傅問你:我同我的門徒吃逾越節晚餐的客房在那裏? “。

客棧 “的希臘文是 “pandokheion”。這個詞出現在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中。[路 10:34)耶穌在這里提到了那個被帶到客棧的受傷的人。他走到那人跟前,給他包扎傷口,倒上油和酒。然后把那人放在自己的驢子上,帶到客棧,照顧他。

在解釋了這一點之后,神聖家族并沒有被客棧拒之門外,而是被客房拒之門外。接下來的問題是:什么是客房?
根據考古發現和當時的文字記錄,猶太地區的房屋通常在家庭客廳旁邊或樓上二層設有一間客房。在底層靠近門口的地方,有一個通常鋪着泥土的地方,晚上用來飼養家畜。這樣做有兩個目的。首先,它可以保護動物不被野獸偷走或殺死。其次,動物的體溫有助於在涼爽的夜晚為家里取暖。因為動物被關在門邊較低的地方,所以那里會有一個馬槽,用來放置食物和/或水。馬槽高出地面,是用堅硬的石頭挖空的。

當時的房子為什么要有客房?猶太律法要求接待來訪者。這種做法起源於申命記 10:19,上主說:”為此,你們也應友愛外方人,因為你們在埃及也曾做過外方人。
你們要愛那些外邦人,因為你們自己在埃及時也是外邦人。(肋未記)19:33 又說:”若外方人在你們的地域內,與你住在一起,不可欺壓他。” 這種對陌生人的好客直到今天也沒有改變。

由於當時羅馬正在進行人口普查,有大量的人外出旅行。因此,白冷的所有客房都住滿了人。這是常識。
考慮到白冷是若瑟的祖居地,他很可能有親戚住在白冷。當然,有人會邀請神聖家族庭到他們家做客,尤其是考慮到若瑟是大衛王的后裔這一事實。忘掉客房吧!到我們家來吧!事情就是這樣發生的。

當耶穌降生的時候,神聖家庭已經在耶路撒冷待了几天。請仔細閱讀下面這段聖經:

“這是在季黎諾作敘利亞總督時,初次行的登記。於是,眾人各去本城登記。若瑟因為是達味家族的人,也從加里肋亞納匝肋城,上猶大名叫白冷的達味城去,好同自己已懷孕的聘妻瑪利亞去登記。他們在那裏的時候,她分娩的日期滿了……” [路加福音 2:2-6﹞

我再說一遍,”他們在那里的時候”。這并不是說他們剛到。沒有說他們正在路上。而是說他們在那里的時候。若瑟和瑪利亞已經住在白冷。如前所述,他們已經有了住處。
當聖母瑪利亞分娩的時候,她不宜在別人居住的客房里分娩。在家里也不合適,因為家里只有一個開放的房間。如果是在白天,動物收容所可以作為私人場所。如果是晚上,動物們可以搬出去。我們只知道小耶穌被放在馬槽里,很可能是在一張稻草床上。

需要注意的是,當時的客棧不像現代的酒店。它只有一個大房間。考慮到旅行者的類型,神聖家庭在白冷逗留期間,如果有家人在白冷,是絕對不適合找這樣的地方的。

正如我在上文所述,耶穌并不像我們所相信的耶穌誕生在馬廄里。在尋找真相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摒棄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即農場動物不可能住在房子里。在那個時代,情況就是這樣。

(瑪竇福音)2:11 明確指出,耶穌出生在一所房子里,不是谷倉,不是山洞,不是田野,而是一所房子。請閱讀這段經文,其中寫道:”他們(三個牧羊人)走進屋內,看見嬰兒和他的母親瑪利亞,遂俯伏朝拜了他,打開自己的寶匣,給他奉獻了禮物,即黃金、乳香和沒藥。
因此,我們沒有理由懷疑,耶穌的出生與當時所有猶太兒童的出生相似,都是在自然環境下出生的村童。耶穌出生在他的子民中間,出生在親戚伸出援手的環境中。

你可能會問:”《聖經》中哪里說耶穌出生時還有其他人在場?”
凡聽見的,都希奇,又希奇牧羊人所告訴他們的那些事。(路加福音 2:18)凡聽見的人都驚訝牧人向他們所說的事。”瑪利亞卻把這一切事默存在自己心中,反覆思想。” [路加福音 2:19﹞

上面這段話特別提到了瑪利亞的反應。然后提到了 “眾人”,這意味不止若瑟一個人。還有其他人在場。至少應該包括房子的主人一家和客房里的人。

(譯)

耶穌誕生場景中的馬槽

耶穌誕生場景中的馬槽

耶穌誕生場景中馬槽的由來是什么?耶穌出生后被放在馬槽里的說法是真的嗎?

耶穌誕生場景的起源要歸功於聖方濟各(Saint Francis of Assisi),他在 1223 年打算培養人們對基督的崇拜。這一習俗在天主教國家非常流行和傳播。

馬槽 一詞是法語。意思是 “吃”。

馬槽(或食槽)是用石頭、木頭或金屬雕刻而成的喂食器,用來盛放動物的食物。

聖經中有多處經文提到耶穌被放在馬槽里。它們是:

“便生了她的頭胎男兒,用襁褓裹起,放在馬槽裏,因為在客棧中為他們沒有地方。”[路 2: 7﹞

“這是給你們的記號:你們將要看見一個嬰兒,裹着襁褓,躺在馬槽裏。 (路2:12)”他們急忙去了,找到了瑪利亞和若瑟,並那躺在馬槽中的嬰兒。” [路加福音 2:16﹞

總之,正如《聖經》——上主的話——告訴我們的那樣,耶穌出生后被放在馬槽里。聖方濟各的行動就是為了宣傳《聖經》中的這一真理。

(譯)

耶穌誕生場景中的動物

耶穌誕生場景中的動物

在觀看聖誕圖片或閱讀聖誕故事時,總會看到聖誕馬槽里有動物。這些動物的來源是什么?馬槽里真的有動物嗎?

在《新約福音》中,我們沒有發現耶穌誕生現場有動物的記載。據我們所知,馬槽里從來沒有驢、牛或羊,也沒有屬於賢士的駱駝。牛和驢的起源可以在《舊約全書》的一段經文中找到: “牛認識自己的主人,驢也認識自己主人的槽,以色列卻毫不知情,我的百姓卻一點不懂。 [依 1:3﹞

耶穌誕生場景中動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415 年。Ordo paginarum 記載耶穌躺在一頭牛和一頭驢中間。到了 20 世紀 70 年代,人們注意到教堂和社區組織開始在耶穌誕生慶典中加入動物。

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在耶穌誕生的場景中會出現動物。

(譯)

耶穌誕生場景的起源

耶穌誕生場景的起源

根據流傳下來的傳統,根據《聖經》,當基督出生時,他的父母暫時住在伯利恆的一個馬廄或山洞里,因為’客棧里沒有房間’,基督不得不被放在那里的馬槽里。這個被認為是耶穌真正出生地的地方是一個受人崇拜的地方,自基督誕生以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崇拜。兩三個世紀后,聖赫勒拿島(St. Helena)在這里修建了一座小教堂,并用大理石和其他珍貴材料加以裝飾。君士坦丁時期,在小教堂上修建了一座大殿,比他母親修建的小教堂更加精致和美麗。如今,參觀大殿的游客可以進入地窖,在那里他們會發現耶穌誕生的地方,人們相信那里就是耶穌的出生地,地窖的標志是一塊石頭上鑿出的一顆星星,周圍寫着 “Hic de Virgine Maria Jesus Christus Natus Est”(”耶穌基督在此由聖母瑪利亞所生”)。
人們對耶穌誕生地的崇拜一直相當強烈,但我們通常認為的耶穌誕生場景是 13 世紀由阿西西的聖方濟各首先推廣的。1223 年,聖方濟各訪問羅馬后,前往格雷西奧,并在聖誕節前夕抵達那里。在那里,他制作了一個嬰兒床,周圍擺滿了瑪利亞、若瑟、動物和牧羊人的塑像,由此開始了耶穌誕生場景的廣泛使用。這些場景幫助人們記住道成肉身的奧秘——天主以人的形式降世,使我們得救。

大多數耶穌誕生場景都包括嬰兒床(也稱馬槽)、瑪利亞、聖若瑟和牧羊人的塑像,以及各種動物—通常至少有一頭驢和一頭牛。通常還會有羊、一個或多個天使、白冷之星,甚至馬廄里的三位賢士,不過有些人等到主顯節才把賢士放在那里。大多數人會等到聖誕節那天才把小耶穌放在馬槽里。一些較小和較簡單的耶穌誕生場景只包括若瑟、瑪利亞和小耶穌,他們單獨在一個小馬廄里。

(譯)

為天主教堂和教區選擇名稱

為天主教堂和教區選擇名稱

天主教會如何選擇新教堂和堂區的名稱?

有關天主教堂命名的指引,可參閱禮儀書《教堂及聖壇獻堂禮》(1989)。該文件與天主教法典第 1217 和 1218 號一并執行。

選定的教堂名稱必須是

– 三位一體的名稱,或

– 在禮儀中援引的基督之名,或基督生命的奧秘,或

– 聖神之名,或

– 瑪利亞的名字,在禮儀中以她的稱謂來稱呼,或

– 聖天使的名字,或

– 在羅馬殉道書(或附錄)中被封為聖人的名字,或

– 經教廷許可的受祝福者的名字。

上述指南還提到了教區合并的問題。如果几個堂區合并為一個堂區,原堂區的教堂名稱將被保留,而新合并的堂區出於牧靈的考慮,可以釆用一個與它將繼承的教堂名稱不同的名稱。

例如,如果聖安德肋堂區和聖保祿堂區合并為一個新堂區,主教可能會決定給新堂區/教會一個新名稱,如聖多默堂區。這樣,每個人都將在教會/堂區的新生中重新開始。

(譯)

神秘主義者

神秘主義者

我不時聽到有人提到 “神秘主義者”(mystic)一詞,這與所謂的聖母瑪利亞顯靈有關。根據天主教的解釋,”神秘主義者 “是什么意思?

對這個問題的簡短回答是:神秘主義者是經曆過神秘體驗或了解天主奧秘的人。

神秘體驗往往是超越普通意識領域的感受或體驗。有時它們被稱為意識改變狀態。這種狀態可能涉及對時間、空間和物理現實的不可言喻的意識。神秘體驗往往無法用物理語言描述,只能用暗示來表達。

盡管如此,神秘主義者是指聲稱能夠或相信有可能洞察超越普通人類知識的奧秘的人,如通過與神靈直接交流或在精神狂喜狀態下的直接直覺。

神秘主義者通常關注的是找到與神本身的直接聯系,通常是通過默想或祈禱。在基督教中,神秘主義者通常把這種狀態稱為與天主的結合或合一。
需要說明的是,有些神秘主義者是通過沉思探尋神聖的奧秘而獲得神秘主義者的地位,有些神秘主義者則是由於被天主選中而獲得神秘主義者的地位。例如,那些得到聖母瑪利亞真實顯現的人通常被稱為 “神秘主義者”。他們的神秘經曆可能是在正常意識狀態下獲得的,也可能是在恍惚狀態下獲得的,這由天主決定。

享有與天主的特殊結合并參與天主神性的天主教神秘主義者有:

熱那亞的聖凱瑟琳(1447-1510 年)
阿維拉的德肋撒(1515-1582 年)
十字架聖若望(胡安-德-耶佩斯)(1542-1591 年)
可敬的路易斯-德-拉普恩特(1554-1624 年)
聖方濟-德-薩雷斯(1567-1622 年)
聖瑪格麗特-瑪麗-阿拉科克(1647-1690)
安妮-凱瑟琳-艾默里奇(1774-1824)
聖凱瑟琳-拉維(1806-1876)
聖福斯蒂娜(1905-1938 年)
聖皮歐神父(1887-1968)

(譯)

神秘學的含義

神秘學的含義

神秘學源自希臘語,意思是 “學習奧秘”。它是天主自我啟示的啟蒙。這是一個通過祈禱、學習和與其他信徒一起實踐而在信仰中成長的過程。

引用斯特拉特福德-考爾德科特(Stratford Caldecott)的話說,神秘學是’探索性教理的階段,是在道歉、福傳和領受聖事(聖洗、聖體和堅振)之后的階段’。這有時被稱為對新受洗基督徒進行信仰生活教育的正式階段。

教宗本篤十六世的通諭 “聖事”(Sacramentum Caritatis)第64節題為 “神秘的教理”。其中提到:”教會偉大的禮儀傳統教導我們,要富有成效地參與禮儀,就需要個人與所慶祝的奧秘相一致,將自己的生命獻給天主,與基督為拯救全世界而獻身的精神合一……”。神秘主義的成熟果實是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正在被所慶祝的神聖奧秘逐步改變。此外,所有基督教教育的目的都是培養信徒的成人信仰,使他成為 “新造的人”,能夠在周圍環境中見證激勵他的基督教希望。
從”神秘學”的上述含義可以得出結論,加入天主教會確實是一項終身承諾。

(譯)

穆斯林信仰與天主教信仰

穆斯林信仰與天主教信仰

最近,我參加了一個宗教會議。在場的有一位伊斯蘭教成員。在會上,我們被告知所有宗教都有同一個天主。這是真的嗎?

這是假的!穆斯林崇拜的上帝與天主教崇拜的天主不同。

天主教信奉三位一體的天主,即一體三位。穆斯林信奉一神一人。對他們來說,耶穌不是神,聖神也不存在。

穆斯林是否持有與天主教信仰不同的其他信仰?

有!其中一些是:

a) 穆斯林拒絕接受《聖經》,認為《新約》是假的,《聖經》充滿錯誤。他們相信自己的書《古蘭經》。

b) 穆斯林嘲笑天主教關於基督是天主之子的信仰,因為他們說天主沒有妻子(見《古蘭經》6:110;72:3)

c) 穆斯林反對神聖的三位一體。

d) 穆斯林嘲笑天主教關於耶穌為拯救人類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教理。(見《古蘭經》4:157-8)

e) 穆斯林尊重并敬仰耶穌,但這僅僅是作為人類的先知和使者。根據穆斯林的說法,穆罕默德是最偉大的也是最后一位先知,他生活在公元 570 年至公元 630 年之間。

f) 穆斯林不能被稱為基督徒,因為他們不相信基督是救世主。

g) 穆斯林認為耶穌是用別人代替自己而逃脫了死亡。

h) 穆斯林聲稱他們有權殺死異教徒,即反對他們的人。當然,這也包括反對他們教義的基督徒。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