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REGNO

TRIREGNO

什么是 Triregno,它有什么用途?

Triregno 又稱教宗頭冠,是天主教會教宗從 8 世紀到 20 世紀中期一直佩戴的王冠。教宗保羅六世(Paul VI)最后一次佩戴頭冠是在 1963 年,而且只是在他執政之初。

頭冠這一名稱指的是整個頭飾,無論曆代有多少皇冠、圓環或冕旒裝飾其上,而 14 世紀時的三層形式也被稱為 triregnum、triple tiara 或 triple crown。

8 世紀和 9 世紀教宗頭冠的名稱包括 camelaucum、pileus、phrygium 和 pileum phrygium。

從 1143 年到 1963 年,在教宗加冕儀式上,教宗頭冠被莊嚴地戴在教宗頭上。現存的教宗頭冠均為三重式,最古老的是 1572 年的,其他的也不早於 1800 年。

三重頭冠與聖伯多祿的兩把交叉鑰匙相結合的圖案一直被用作教宗的象徵,并出現在教宗的文件、建筑和徽章上。

[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pal_tiara]

(譯)

三位一體

三位一體

神聖三位一體指的是什么?

神聖三位一體是指聖父、聖子和聖神三位一體的獨一天主。三位一體是天主教信仰的核心教義,即在天主的合一性中有三位一體,即聖父、聖子和聖神,這三位一體確實彼此不同。

保祿給哥羅森人的信中有一節經文支持這一真理。“因為天主樂意叫整個的圓滿居在他內”。[哥 1:19;2:9)”因為是在基督內,真實地住有整個圓滿的天主性,你們也是在他內得到豐滿。

聖經中有 “三位一體 ”這個詞嗎?

沒有,在《聖經》中還沒有一個單獨的詞來表示三位一體。trias(拉丁文 trinitas 的譯音)一詞最早見於公元 180 年左右的安提阿的提阿非羅書(Theophilus of Antioch)。這是我們所知的最早的書面記錄。這并不意味 “三位一體 ”一詞在公元 180 年之前沒有使用過。

同時,我們應該問:”聖經中是否有任何經文支持在天主的丰盛里有三個不同的位格?答案是 “有!” 我們可以引用《瑪竇福音》的結尾,耶穌告訴門徒:“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瑪 28:18)我們還可以引用聖保羅在《致格林多后書》中的結束語,他說:”願主耶穌基督的恩寵,和天主的愛情,以及聖神的相通,常與你們眾人相偕。 ”[格后 13:13)這些聖經經文肯定了雖然只有一位天主,但天主有三個不同的位格。

關於神聖三位一體,我還需要知道什么嗎?

神聖三位一體中的每一位都有自己的意志和個性,同時,每一位又是其他兩位的一部分。對於不熟悉基督教三位一體教義的人來說,這是一個相當難以理解的概念。這就是為什么天主教會教導人們,神聖三位一體是天主的奧秘,盡管可能無法理解,但必須接受。

根據天主教徒在彌撒中宣讀的《尼西亞信經》,以下內容代表了天主教對天主三位一體的看法:

我們信仰獨一的天主
全能的天主聖父
我們信獨一的主耶穌基督
從聖父永生…
與聖父同在
我們信聖神,主,生命的賜予者
從父及子而出
他與聖父、聖子同受欽崇,同受榮耀

“至聖三位一體的奧秘是基督教信仰和生活的核心奧秘。它是天主自身的奧秘。因此,它是所有其他信仰奧秘的源泉,是照亮它們的明燈。它是 “信仰真理等級 ”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義。整個救恩的曆史,與聖父、聖子、聖神三位一體的真神向人啟示祂自己,“并使離棄罪惡的人與祂自己和好和結合 ”的途徑和方法的曆史是一致的”。(天主教教理第 234 條)

(譯)

魔鬼的伎倆

魔鬼的伎倆

我聽說魔鬼喜歡騙人相信假話。魔鬼會玩弄人們的什么把戲?

魔鬼喜歡在你的頭腦中灌輸以下想法:

– 沒有天主。

– 撒旦不存在。博愛的天主為什么要創造魔鬼來毀滅你?

– 所有宗教都是平等的。

– 無論信仰什么宗教,每個人都能上天堂。

– 天主是如此仁慈,他不會把任何人打入地獄。

– 人類不過是高度進化的生物。

–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注定的。只有你被選中,你才能得救。

– 宣揚神秘學,讓你相信自己有內在的力量。

– 擁有假冒的神父,他們看似真誠,實則是騙子。

– 宣揚錯誤的教義。

– 宣揚一個人因為沉溺於罪而被詛咒。

– 鼓吹自稱是假冒的神秘主義者。

– 他讓人對信仰產生懷疑,從而打消堅持的念頭。

– 他鼓吹婚內和婚外非自然和變態的性行為。

– 他鼓吹推遲接受告解聖事。

– 他告訴你神父會告訴別人你的可恥罪行。

– 他貶低聖體聖事的重要性。

– 他告訴父母不必急於讓他們的孩子接受洗禮—然后就再也不洗禮了。

(譯)

天主教會法庭

天主教會法庭

天主教會法庭的目的是什么?

《教會法典》第1419 條 – 1 項 – 在每一教區內,主教在第一審級有權審理一切未被 法律明言保留之案件;並得依照下列條款之規定,本人或委任他人行 使其審判權。 2 項 – 如所論的權利或財物,係屬由主教所代表之法人,則由上訴 法院於第一審審判之。 (《教會法典》第1419條)。作為主教的司法機搆,教區法庭配合主教履行其職責,即 “人靈之得救,在教會中常應視為最高無上之法律。 ”(教規第 1752 條)。

“教區乃天主子民之一部份,託付給主教在司鐸們協助之下所牧養;他們依附自己的牧人,借著福音及聖體在聖神內結合,組成地區教會; 因此至一、至聖、至公,傳自宗徒的基督教會,的確在地區教會內臨在而運作。”[教會法典第369條﹞

“在每一教區內,主教在第一審級有權審理一切未被 法律明言保留之案件;並得依照下列條款之規定,本人或委任他人行 使其審判權。”。[《教會法典》第1419條第1項 ]

“如所論的權利或財物,係屬由主教所代表之法人,則由上訴 法院於第一審審判之。”[《教會法典》第1419條第2項]

“於調動案件准用 1747 條之規定,但應持守公允,並切 記,人靈之得救,在教會中常應視為最高無上之法律。”[教會法典第 1752 條﹞

為了實現 “靈魂的拯救”,天主教會的法庭會根據需要審查每一個案件,并釆取必要的措施,使信徒在教會團體中完全聖事參與,實現和解。

法庭是受天主教會法律監管的法院。在當地主教的授權下,法庭主持正義、維護權利并協助教區人民的牧靈工作。法院由司法副主教監管,并配備其他合格人員,特別是主教任命的教會律師。法庭根據教會法進行教會審判。法庭的一項主要職能是調查婚姻的有效性或無效性。無論天主教徒或非天主教徒以前是否結過婚,都必須進行調查,以確定他們是否可以在天主教會中締結新的婚姻。因此,法庭會幫助當事人查明是否有可能宣布婚姻無效或解除婚姻關系。法庭釆用《教會法典》中規定的行政和司法程序來確定婚姻無效或解除婚姻。用教宗庇護十一世的話說,法庭旨在 “維護婚姻的尊嚴,為人們的福祉而努力”。

(譯)

以色列的 12 個支派

以色列的 12 個支派

以色列的 12 個支派是什么?

他們是:

(1) 勒烏本

(2) 西默盎

(3) 肋未

(4) 猶大

(5) 依撒加爾

(6) 則步隆

(7) 若瑟

(8) 本雅明

(9) 丹

(10) 納斐塔里

(11) 加得

(12) 阿協爾

(譯)

變質

變質

天主教對 “變質”一詞的定義是什么?

在聖經中我們讀到:

“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遞給他們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而捨棄的。你們應行此禮,為紀念我。」[路 22:19﹞

羅馬天主教信奉耶穌的話:餅是祂的身體,酒是祂的血。對於 “我的肉是真食物,我的血是真飲料 ”的啟示,教會將這種信仰稱為 “變質”。

從教會早期的最后晚餐到今天,聖餐中的餅和酒在吃喝時看起來、感覺上和味道上都像餅和酒。接受 “變質 ”是一個信仰問題。盡管餅看起來、感覺起來、嘗起來不像肉;盡管酒看起來、感覺起來、嘗起來不像血,但它們是基督的身體和血。

信仰意味着對我們所希望的事物有把握,即使我們看不到,也知道它是真實的。如果我們能相信電是真實的,冷熱是真實的,風是會動的,那么我們就能相信耶穌所說的話。

(譯)

跨宗教化

跨宗教化

“跨宗教化”一詞的含義是什么?

“跨宗教化“(transreligionise)一詞是由 ”天主教之門”(Catholic Doors Ministry)網站站長創造的,用來描述天主教會在舉行彌撒時嚴重濫用禮儀的現象。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這個詞。trans 一詞的意思是 ”跨越”。因此,它代表着將某處的東西拿到別處去。當你把新教的禮儀做法引入天主教禮儀時,你就把這種做法 “跨 ”了過去。

“宗教信徒 ”是指 ”信奉某種宗教的人”。

當一個信徒自稱恪守天主教信仰,但在其信仰實踐中卻從另一個宗教引進了不被天主教會認可的言行舉止時,這個人就將其信仰 “跨教 ”了。雖然可以說他 “敗壞 ”了自己的信仰,但用 “跨宗教化 ”一詞來形容他的所作所為更為恰當。

“跨宗教化”(來自其他宗教的做法)的例子有:

– 在主禱文中手拉手。

– 唱新教歌曲(未經天主教禮儀批准。)

– 彌撒中跳舞。

– 以任何理由拍手(敬人而非敬天主)。

– 講道時講故事,而不是講讀福音書。

– 不相信聖體的真實存在。

– 在教堂前部的任何唱詩班,其行為猶如在舞台上尋求個人榮耀。

– 在彌撒中與除左右兩人之外的任何人握手。

綜上所述,可以說許多天主教堂區正在將自己的信仰團體抗議化。

(譯)

耶穌顯聖容

耶穌顯聖容

“顯聖容”一詞是什么意思?

用簡單的語言來說,“顯聖容”是指形式或外表完全改變,變成更美或更靈性的狀態。

在天主教會中,當提到 “耶穌顯聖容 ”時,是指福音書[《瑪竇福音》17:1-9,《馬爾谷福音》9:2-8,《路加福音》9:28-36]中記載的事件。在那里,耶穌開始發出耀眼的光芒。然后,先知梅瑟和厄里亞出現在祂身邊,祂與他們交談。接着,耶穌被天空中的一個聲音稱為 “聖子”,這個聲音被認為是聖父。

(譯)

天主教傳統的有效性

天主教傳統的有效性

我注意到天主教非常重視其傳統,而新教卻對此加以譴責。我怎樣才能說服新教徒尊重教會傳統和/或這種傳統是符合聖經的?

由於大多數新教徒都遵守《聖經》中的教導,因此只要指出聖經中記載了對傳統的服從就足夠了。請閱讀以下經文:

“我稱讚你們在一切事上記念我,並照我所傳授給你們的,持守那些傳授。” [格林多前書 11:2﹞

“所以,弟兄們,你們要站立穩定,要堅持你們或由我們的言論,或由我們的書信所學得的傳授。[得后2: 15﹞

“弟兄們,我們還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名,吩咐你們,要遠離一切游手好閒,或不按得自我們的傳授生活的弟兄。” [得后 3:6﹞

需要注意的是,當時還沒有《聖經》。因此,早期教會數百年來一直依賴傳統。如果要調查早期教會的傳統,就會發現只有天主教會呼應當時的教義和做法。

(譯)

聖母瑪利亞墓在耶路撒冷

聖母瑪利亞墓在耶路撒冷

我聽說在耶路撒冷有一個地方可以看到聖母瑪利亞的墳墓。聖母瑪利亞不是在天上嗎?

耶路撒冷的聖母瑪利亞墓象徵着聖母瑪利亞從塵世生活進入天國生活。我們可以去那里看看,以表達我們對她一生的感激之情,以及與她的聖母升天有關的喜悅之情。我們不能指望在那里找到聖母瑪利亞的遺體,因為墳墓是空的。

東正教認為,聖母瑪利亞死后(或 “睡着了”),第三天升入天堂。他們將這座墳墓視為聖母瑪利亞在被送往天堂之前的埋葬地而加以尊崇。

天主教會從未宣布過聖母瑪利亞的死亡。神學家們對聖母瑪利亞是先死,還是未受死亡之苦而被接升天的問題意見不一。有些人認為,如果聖母瑪利亞沒有罪,她就不會死。罪的懲罰就是死亡。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