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產了要舉行葬禮

小產了要舉行葬禮

如果有人小產了,他們應該舉行葬禮嗎?

天主教會教導人們的生命始於懷孕,而孩子從那一刻起就有了靈魂。因此,當有人小產時,有必要這樣做,應該為孩子舉行一次天主教葬禮。

說到這一點,應該補充,當由於小產而要求兒童遺體時,許多醫院和產科醫生會給父母一些麻煩。父母在這個問題上應保持堅持,表明這種干涉按他們的信仰,違反他們享有宗教自由的權利。

補充兩件事:

1. 為你的孩子命名。這將幫助你在葬禮上向你的孩子告別。

2.《祝福書》中有小產后給父母的特殊祝福。向教區神父要求這份祝福。這有助你的悲傷和治愈。

(譯)

諂媚和奉承的意思

諂媚和奉承的意思

關於諂媚和奉承的天主教教導是什么?

天主教會教導說,“諂媚和奉承”,無論是過分的還是不真誠的贊揚,當它們被用來鼓勵或贊揚某人的錯誤行為或增進自己的利益時,都可能是罪惡的。

引用天主教教理,

應當禁止藉諂媚、奉承或逢迎的言語或行為,鼓勵或贊成別人行為的邪惡及舉止的錯謬。如果奉承構成罪惡或重罪的共犯,就是一種嚴重的過失。服務的善意或友情,不能使口是心非的言語成為正當的。奉承如果只是為取悅於人、為迴避壞事、應付一件必然的事,以及為得到合法的好處,則是輕微的罪。”(天主教教理 #2480

關於此事,聖經說:

撒謊的唇舌,必痛恨真理;諂媚的嘴臉,必製造喪亡。”(箴2628

(譯)

離婚與不同宗教婚姻

離婚與不同宗教婚姻

據統計,那些參與不同宗教婚姻的人,離婚風險更大嗎?

基於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參與不同宗教婚姻的人離婚的几率是同一宗教夫妻的三倍。

因此,天主教會禁止不同宗教婚姻。豁免這個禁止可以從有決定權的教區權威獲得,但并不能保證會得到。

離婚率在其他情況下有所增加,如混合種族、年齡差異很大(如20/50)、移居到異國文化不同的地方、混合語言、發現自己在無法交流的環境中,等等。

(譯)

天主教會十二個月的奉獻

天主教會十二個月的奉獻

禮儀年每個月有特別的意義。能解釋一下嗎?

很可能聽說過“五月是聖母月”,同樣,每個月都有一項奉獻。這些奉獻是:

1. 一月獻給耶穌聖名,

2. 二月獻給聖家,

3. 三月獻給聖若瑟,

4. 四月獻給耶穌聖體,

5. 五月獻給聖母,

6. 六月獻給耶穌聖心,

7. 七月獻給耶穌寶血,

8. 八月獻給聖母無玷之心,

9. 九月獻給我們的痛苦聖母,

10. 十月獻給玫瑰聖母,

11. 十一月獻給煉獄靈魂,和

12. 十二月獻獻給無原罪始胎聖母。

(譯)

體驗的時刻

體驗的時刻

聖詠349

請你們體驗,請你們觀看:上主是何等的和藹慈善!投奔他的必獲真福永歡。

你喜歡品味什么?也許是早上第一杯咖啡,或是你最喜歡的一塊餡餅。可能是在落日之后天空中最后一點顏色。聖詠作者告訴我們要學會體驗天主的聖善。這意味着需要練習。我們必須積極尋求天主的臨在,學會承認它,然后就在那里休息。在天主的臨在中休息,叫我們在那里躲避一切可能分散我們注意力的事。體驗天主的聖善意味着只專注於天主。凡受庇護在那里的,都是有福的。

我體驗怎樣的個人經曆?

在我忙碌而積極的生活中,我需要做些什么來學會體驗天主是多么聖善?

教我體驗你的聖善,我的天主。願禰的臨在成為我的庇護所。 亞孟。

(譯)

把復活的基督代替十字架放在祭台上

把復活的基督代替十字架放在祭台上

某教區的一些成員考慮用復活的基督取代教堂的十字架。天主教會對這件事如何教導?

復活的基督的形象,不能用在祭台的十字架。[來源:現代羅馬禮儀儀式,第64] 在教堂的后面可以有,但不是在教堂的前面。

罗马弥撒通用指令308条也说:“要有…十字架,上面有基都被釘的形像,在祭台上,在祭台旁邊或附近,讓來望彌撒的信眾清楚地看見。這是適當的,這樣的十字架,喚起信眾對主拯救受難的激情,即使在禮儀慶典之外,仍然留在祭壇上。”

(譯)

彌撒期間改變 ‘信經’ 的詞

彌撒期間變 ‘信經’ 的詞

在彌撒期間神父和(或)教區不得以任何原因或在任何情況下改變 ‘信經’ 的詞。

天主教法典規禁止禮儀期間改變詞語。

天主教法典 # 846

1 在舉行聖事時,應忠實地遵守主管當局批准的禮儀書;因此任何人不得擅自增添、減少、或改變之。

2 聖職人應依其所屬禮儀舉行聖事。

(譯)

彌撒祝聖期間耶穌临在的时刻

彌撒祝聖期間耶穌临在的时刻

在天主教徒中,對耶穌在彌撒聖祭中真實臨的時間,有不同的信。有些人相信這是在 “聖神的召喚” 時,有些人相信是在主禱文時。另一些人相信,當神父舉起成為基督身體的面餅時。哪個是正確的?

耶穌在彌撒聖祭祝聖期間親臨的時間是當神父說,“你們大家拿去吃:這就是我的身體,將為你們而犧牲。” 當面餅成為耶穌的身體時,耶穌完全臨在。

(譯)

勇德是什麽?

勇德是什麽?

勇德是倫理的德行,它確保人在困境中有毅力,在追求善時有恆心。勇德堅定人的主意,在倫理生活中力拒誘惑,克服困難。勇德使人能夠克勝恐懼,視死如歸,冒險犯難,甘受迫害。勇德能夠使人為了維護正義的事,甘願放棄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上主是我的勇力與歌

詠」(118:14)。「在世界上你們要受苦難;然而你們放心,我已戰勝了世界」(16:33)(天主教教理 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