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tateuch 梅瑟五書
Pentateuch 一詞起源於希臘語。它來源於兩個希臘語單詞,pente,意思是“五”,和teuchos,意思是“卷”。Pentateuch指的是五卷。
基督教學者通常把希伯來聖經的前五部稱為“梅瑟五書”。
舊約的前五部聖經被認為是個統一體,包括創世紀、出谷記、肋未記、戶籍記、和申命記。
(譯)
Pentateuch 梅瑟五書
Pentateuch 一詞起源於希臘語。它來源於兩個希臘語單詞,pente,意思是“五”,和teuchos,意思是“卷”。Pentateuch指的是五卷。
基督教學者通常把希伯來聖經的前五部稱為“梅瑟五書”。
舊約的前五部聖經被認為是個統一體,包括創世紀、出谷記、肋未記、戶籍記、和申命記。
(譯)
聖神降臨、五旬節
聖神降臨是慶祝聖神降臨於宗徒的日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升天后十天。
五旬節在復活節后的第七個星期日慶祝,它紀念聖神下降於基督的門徒身上,如聖經,宗徒大事錄第二章所述。
(譯)
天主教會關於懺悔的教導
“天主教教理”的下列章節界定了教會關於懺悔問題的教義:
第1434條:基督徒內心的懺悔,可以透過多元的方式來表達。聖經和教父們尤其強調 三種方式:禁食、祈禱和施捨,以表達人對自己、對天主、對他人的關係 的改善。連同經由聖洗或殉道所帶來的根本淨化,他們也指出獲得罪赦的 其他方法,就是:努力與近人和好,痛哭己罪,關注近人的得救,請聖人 代禱和實踐愛德,因為「愛德遮蓋許多罪過」(伯前 4:8)。
第1435 條:皈依實現於日常生活中,就是和好的行動、關懷窮人、履行並維護公道和 正義、向弟兄承認自己的過失、弟兄間的規過勸善、檢討自己的生活、省 察良心、接受靈修指導、忍受痛苦、為正義而忍受迫害。每天背負自己的 十字架、跟隨基督,是懺悔最穩妥的途徑。
第1436條: 感恩祭與懺悔。我們在感恩祭中,找到日常皈依和懺悔的泉源,並得到滋 養,因為基督的祭獻在感恩祭中臨現人間,使我們與天主和好。感恩(聖 體)聖事滋養並強化那些要活出基督生命的人。「聖體是良藥,它從日常的 過失中解救我們,並保護我們不犯大罪」。
第1437條:閱讀聖經、誦唸時辰頌禱禮和天主經:凡是真誠的敬禮或熱心的行動,都 能在我們內心重振皈依和懺悔的精神,有助我們得到罪赦。
第1438條:禮儀年中,補贖(懺悔)的日子和時期(四旬期、逢星期五紀念主受難的日子) 是教會踐行懺悔的重要時刻。這些日子尤其適合作靈修的操練(退省)及行 善功,懺悔禮儀,為補贖而做的朝聖,自發性的克己,如禁食和施捨、弟 兄的分享(慈善和傳教工作)等。
第2043條:第四規條(「應在法定日子上遵守大齋和小齋」),……獲得控制本能的力 量和心靈的自由。 第五規條 (「應支援教會的需要」),意指信徒尚有義務,各盡自己的能力,支援教會物質的需要。
(譯)
Pectoral Cross 主教等戴在胸前的十字架
Pectoral Cross 是一個小十字架,通常高約6英寸,戴在主教的脖子上,用繩索懸掛(在禮儀中)或由鏈子懸掛。樞機主教的繩索是紅色的,金色的;主教的是綠色的,金色的。
(譯)
牧區工作
“牧區工作”是什么意思?
“牧區工作”是指任何有關堂區傳教的事情。
它包括神父(本堂神父)在牧養羊群(教區教友)時所做的工作。這樣的工作可以是靈魂的,肉身的,社會的,文化的,等等。
它還包括主教訪問教區和他寫給信徒的牧函。
(譯)
正確的名字,保祿或掃祿
聖保祿的正確名稱是什么?
與許多人的想法相反,在與基督在通往大馬士革的道路上發生的事件后,掃祿從猶太教皈依基督教后,主并沒有將掃祿的名字改為保祿。(宗徒大事錄9:19)
Tarsus 的掃祿生為猶太人,是以色列族,或本雅明支派的希伯來人。按照慣例,他“作為法利賽人,在第八天受割禮。”(費3:5)他父母給他起名叫掃祿。因為他的父親是羅馬公民(因此掃祿繼承羅馬公民身份),掃祿也有拉丁名字保祿(宗16:37;22:25-28)。在那些日子里,有兩個名字是常見的習俗。因為掃祿是在嚴格的法利賽環境中長大的,所以羅馬人的名字是目前為止最適合使用的名字。
掃羅改變信仰以后,決定將福音帶到外邦人那里,就不再用他的羅馬名字,改名叫保祿,這是外邦人更容易接受的名字。聖保祿對兩個名字的使用與今天雙語者在英語環境中使用“約翰”這個名字和在法國環境中使用“讓”這個名字并沒有什么不同。
(譯)
牧者權杖
牧者權杖用來做什么的?
牧者權杖,也被稱為牧杖、或主教權杖,是由羅馬天主教高層攜帶的傳統風格的權杖。
牧杖作為權威之杖的起源不確定,但在古代世界有許多世俗和宗教的先例。一個例子是古羅馬先兆的傳統拐杖,以及希伯來聖經中摩西的拐杖。許多其他類型的官職拐杖是在后期發現的,有些在儀式中延續到現代。
在西方教會,通常的形式是牧羊人的曲柄杖,頂部彎曲,使動物能夠上鈎。這涉及到許多比喻中提到主教是他們基督徒“羊群”的牧羊人,遵循基督作為好牧羊人的比喻。
教宗保祿六世(1978年去世)以來,教宗用的權杖代替牧杖(Crozier),它是銀色的,上面有苦像。縱觀曆史,教宗們從未使用過牧者權杖。直到教宗保羅六世之后,他們才開始使用它。
主教通常用左手握住他的牧杖,讓他的右手可自由地給予降福。凱雷莫尼埃爾主教說,主教持著牧杖彎曲的一面向前,或面向人們。它還指出,主教通常在游行期間和在聽福音時,在講道、接受誓言、莊嚴承諾或宣示信仰,以及降福人們時使用,除非他必須把手放在他們身上。當主教沒有拿着牧杖時,它會被輔祭者照料,這個人被稱為“持權杖者”,他的肩上可戴一條披肩狀的遮蔽物,名為“vimpa”,這樣就可以不用他的赤手碰它,就能把它抱在懷里。另一位輔祭者,同樣戴着vimpa,當主教不戴冠冕時,他拿着冠冕。
牧杖通常用貴金屬制作或裝飾,或者至少鍍金或鍍銀。它們也可能是用木頭做的,不過這更常見於修院院長而不是主教。
(譯)
牧者的信
聖經新約中的那些信是牧者的信,為什么它們被稱為牧者的信?
給弟茂德的兩封信和給弟鐸的一封信是牧者的信。這三封信之所以被稱為“牧者的信”,是因為它們是寫給牧者的,而其他的“聖保祿書信”則是給整個教會的。
(譯)
牧區議會的宗旨
基本上,教區牧區議會是一個向主教提出建議的協商機搆。根據“教會法典”第519條:“堂區主任是委託他管理堂區的本有牧者,在教區主教的權下, 為托給自己的團體從事牧靈工作,被召分擔基督的職務,依法律規定為此一 團體履行訓導、聖化與治理的職責,並應與其他司鐸或執事合作,以及平信徒的協助。“
教區牧區議會是對主教的咨詢機搆。教宗保羅六世指出,牧區議會應“審查和考慮與牧區工作有關的一切問題,并就這些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結論,以便使天主子民的生活和活動更符合”福音“。(Paul VI,Ecclesiae Sanctae I,1966年8月6日,第16號)。
牧區議會的性質和宗旨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教會就牧區議會的宗旨發表了若干聲明。議會的目的是使教區的生活和活動更加符合福音。它協助教區的使徒工作,并協調各種獨立的平信徒協會和倡議。成員們提供明智的建議,以便主教系統地規划牧區計划,并有效地執行它。(主教神聖會議,第204期,p.105.)
牧區會議是負責制定、審查和更新教區任務陳述和教區計划的組織,指導教區執行其任務。牧區議會在主教的領導下,對牧區事務進行調查,思考,得出切實可行的結論。[資料來源:羅克福德教區牧區議會指引,1999年9月23日“。
(譯)
Passiontide (復活節前的兩星期,耶穌受難)
在基督教的禮儀年中,Passiontide 是封齋期最后兩個星期的名字,從封齋的第五個主日開始,久負盛名為苦難主日,結束於聖周六。
在此期間,十字架、聖像、雕像、圖標和繪畫都用紫色布蒙上,這是封齋期間的祭衣顏色,從“苦難主日”開始:“如果主教會議決定的話,可以遵守在教堂里覆蓋十字架和聖像的做法。”十字架將被蓋上,直到耶穌受難日崇敬主苦難結束為止。雕像和聖像將一直覆蓋到望復活開始。“(具體來說,這些布在歌唱光榮頌時摘下。)蒙紫色布是與福音的受難主日(若望福音8:46-59)有關,其中耶穌從人們中間“隱沒自己”。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