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誘惑

抵制誘惑

天主教會對避免誘惑有什么教導?

首先,我們要知道,只要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無法逃避苦難和誘惑。正如《聖經》教導我們的,我們必須防范世俗的誘惑。

“醒寤祈禱罷!免陷於誘惑。 ”[瑪26: 41﹞

“所以,你們要服從天主,對抗魔鬼,魔鬼就必逃避你們 。[雅 4:7﹞

基督徒蒙召要 “奮力打這場有關信仰的好仗 ”,打那美好的仗【弟茂德前書 6:12】 每天都要經受考驗或試探。在每一次試探中,我們都會走到十字路口,必須選擇上帝的道路。我們必須選擇祂的旨意,或者拒絕祂的旨意。

無論何時,我們都必須保持警惕。我們必須轉向上帝,避免可能導致誘惑的情況和事物。我們必須避免無所事事,始終讓自己忙於工作或有益的娛樂活動。如果邪惡的念頭進入腦海,我們必須思考其他事情,這樣就可以忽略誘惑。

誘惑本身并不是罪。當我們(1)因粗心大意或過於自信而把誘惑帶到自己身上時,(2)當我們玩弄誘惑、以誘惑為樂或屈服於誘惑時,誘惑就成了罪。

誘惑不是罪,只有當我們對誘惑說 “是”時,誘惑才是罪。我們總能抵御誘惑,因為任何誘惑都不能迫使我們犯罪。

誘惑分為四個階段。它們是

1. 釆取必要行動,防止誘惑來襲。如果你沉迷於色情,就不要尋求觀看任何形式的色情材料。盡量避免!

2. 面對誘惑時要抵制。如果不期而遇色情內容,請遠離它!

3. 堅持戰斗。用其他事情占據你的思想,以克服任何與色情有關的想法。

4. 勝利后感謝天主。風暴過后,謙卑地感謝神。因為你的勝利是神的恩典。

(譯)

暫罰

暫罰

暫時的懲罰是什么意思?

首先解釋一下“暫時”一詞的含義。“暫時”一詞與屬世的和屬靈的有關。因此,“暫時的懲罰”是指與屬靈的懲罰相對的屬世的懲罰。

根據羅馬天主教的教義,暫時的懲罰是對罪孽的懲罰,這些罪孽可以在這個世界上得到補償(懺悔),如果在這個世界上懺悔不夠,罪人將被要求在煉獄中補償差額(全額支付)。暫時的懲罰是指在懺悔聖事中獲得赦免之后的懲罰。

因罪而受的懲罰有兩種:一種是地獄的永恆懲罰,因未赦免的彌天大罪而受;另一種是暫時的懲罰,只持續一段時間,因輕罪而受,也包括赦免后的彌天大罪。

懺悔后,神父會給你一份懺悔書,讓你為自己的罪孽向天主贖罪,接受幫助以避免今后再犯,并對因這些罪孽而受到的暫時懲罰做出一些補償。

天主要求對罪過進行暫時的懲罰,以滿足祂的正義,教導你罪大惡極,并警告你不要再犯罪。

(譯)

“暫時性懲罰”

“暫時性懲罰”

“暫時的懲罰”是天主慈愛的、糾正性的懲罰,就像母親給孩子吃藥一樣。這種懲罰要么在人間,要么在煉獄。

這種懲罰是如何在地上給予我們的?

當你接受告解聖事時,你會接受兩種懲罰中的一種。如果你有未赦免的彌天大罪,你將接受地獄的永恆懲罰。如果你赦免了輕罪和彌天大罪,你將接受懺悔,作為對這些罪的暫時懲罰。告解聖事并不總能消除所有的世間懲罰。

我怎樣才能償還天主所欠的屬世懲罰,以彌補罪對我靈魂造成的傷害?

要在今世(而不是在煉獄)償還天主的債務,可以通過告解時接受的懺悔、祈禱、參加彌撒、齋戒、施舍、仁愛事工、忍耐苦難和大赦來實現。

(譯)

公立學校的天主教教學

公立學校的天主教教學

我是一名持證教師,信奉天主教。我有機會在公立學校任教。天主教會對天主教徒在公立學校任教有何規定?

天主教會教理第1285條指出:”堅振和聖洗及感恩 (聖體 )聖事共同組成「基督徒入門聖事」,我們 必須維護這三件聖事的一體性。因此,我們應向信徒解釋,為使聖 洗的恩寵達到圓滿,接受堅振聖事是必要的。事實上,「因著堅振聖 事,他們 [受過洗的人]與教會更完善地連結起來,又因受到聖神特 別力量的充實,更責無旁貸地以言以行,去宣揚並維護信仰,作基 督真實的見証人」。 ”

天主教徒有自由意志,必須自己決定在哪里工作。雖然教會不會對天主教徒的工作地點指手畫腳,但天主教徒有義務在允許他們 “以言行傳播和捍衛信仰”的環境中工作。在公立學校系統的教學崗位上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因為那里教授的都是邪惡和謬誤。這樣的環境會慢慢摧毀你的天主教信仰。

選擇權在你們手中!

(譯)

紋身

紋身

天主教會或《聖經》中有關於在身體上刺青的規定嗎?

我不知道天主教在紋身問題上有任何已知的教義。我只能假設教會讓天主教徒自行決定此事。

與此同時,《聖經》確實對紋身問題有所提及。它說:“不可為死者割傷你們的身體,也不可在你們身上刺花紋:我是上主。 “[肋未紀 19:28﹞

聖經禁止紋身的目的是將天主的子民與使用紋身作為宗教象徵的異教社會區分開來。使用圖像或數字形式的紋身一直延續至今,納粹、街頭幫派、自行車幫派、囚犯等都將紋身作為成員的標志。這些社團大多是非基督教的。雖然不一定每種情況都是如此,但當人們看到一個人身上有紋身時,就會認為他與邪惡或不道德(犯罪、吸毒、酗酒、偷竊、欺凌、性開放等)有關。

你的身體是天主賜予你的禮物;你對它做了什么是你給天主的禮物。如果你在身體上塗抹毒蛇、裸體、穿透心臟的武器(殺人)、惡魔的形象,那么天主一定會對此事有最后的決定權。

(譯)

在教堂里谈话

在教堂里谈话

星期天去教堂参加弥撒时,我通常会提前二三十分钟到达。在早到的这段时间里,我尽量安静地祈祷。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负责募捐的人一直在教堂里应酬,说话声音很大,直到弥撒开始。教会是否有禁止这种无礼行为的规定?

回答:首先,没有: 首先,没有禁止在教堂大声说话的成文规定。但有不成文的规定,禁止超过低声细语的不必要的交谈,这种交谈通常包括社交和闲聊。这意味

A) 教堂,天主的建筑,天主的殿,天主在人中的居所,圣殿,是敬拜的地方,是“祈祷的地方”。[玛21:13)把神的圣殿变成一个人为的社交或闲聊场所是不圣洁的。天主圣殿是天主真实存在的居所,必须始终怀着敬畏之心对待。

B) 在教會中的無謂交談,是對正在祈禱的基督弟兄姐妹的完全不尊重,也是對尋求靈修生活成長的信友的完全不尊重。在教會中說話,沒有表現出愛、仁慈、善良和自制,而這些都是聖神所結的果子。[迦拉達書 5:22﹞

怎樣才能阻止人們在教堂里說話?您可以將此網頁打印出來,分發給那些擾亂教堂祈禱時刻的人。此外,您也可以要求那些想要交談的人離開教堂,或者將此事提交給教堂委員會或堂區神父,請他們當面或通過堂區公告對教區居民進行有關教堂禮儀的教育。

(譯)

散布流言蜚語

散布流言蜚語

散布流言蜚語一詞的含義是什么,天主教會對此有何教導?

說三道四的人在朋友之間散布流言蜚語,可能會給他人帶來麻煩或傷害。說三道四的人與大嘴巴或絮絮叨叨的人同義。

教會譴責這種行為,因為它會引起憤怒、仇恨和惡意,往往會導致更大的罪孽。

關於多嘴的人(兩舌),《聖經》指出:

“你若有所知,就可答覆別人;否則,就應把手按在口上;這樣,你就不致說出冒失的話來,而自招羞辱。”(德訓篇 5:14)
(譯)

背起你的十字架

背起你的十字架

我聽到有人對另一個人說“背起你的十字架”。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背起你的十字架”有兩層意思。首先,它意味接受生活中的苦難。其次,它意味把這些苦難獻給天主,與基督的受難和死亡結合起來。

這種表達方式提醒我們,基督背起了自己的十字架,直到死去。

(譯)

聖體龕的安置

聖體龕的安置

天主教會對在教會中安置聖體龕有何教導?

天主教會關於安放會幕的教導見於《教會法典》,其中指出:

教會法典第938條
1 項 – 聖體應經常地供奉在教堂或聖堂的惟一聖體龕內。
2 項 – 供奉聖體的聖龕,應安置在教堂或聖堂內彰明顯著的地方, 並配上華麗的裝飾,以便於祈禱。
3 項 – 經常供奉聖體的聖龕,應是不能移動的,由堅固而非透明的 材料所製成,且上鎖上以託量避免褻瀆的危險。
4 項 – 如有重大理由,尤其在夜間,可把聖體存放在較安全和高雅 的地方。
5 項 – 負責管理教堂和聖堂的人,應設法使供奉聖體的聖龕的鑰 匙,極妥善的得到保管。

(譯)

聖體龕或十字架前鞠躬

聖體龕或十字架前鞠躬

在我的教堂里,舉行彌撒的祭壇后面的牆壁上有十字架(十字架上的耶穌)。另外,在后牆左側几英尺處,有另一個祭壇,上面放着聖體龕。

從教堂前面經過時,我應該面向教堂后牆中央的十字架鞠躬,還是面向聖體龕鞠躬?您對此的澄清將使許多在此問題上存在分歧的教友受益匪淺。

首先,天主教徒相信并教導耶穌確實存在於神聖的聖體龕中。這不是捏造的。耶穌真實地存在於聖體龕中,就像你我真實地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一樣。

話雖如此,如果一個新教徒在教會里看着你,知道耶穌就在聖體龕里,如果他看到你在十字架而不是聖體龕前鞠躬,他會說你在崇拜偶像。十字架象徵着耶穌為我們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木制十字架上的木制耶穌并不是耶穌的真實存在。什么是第一位的?是在場的耶穌還是他的象徵?

經過教堂前方時,你應該在祭壇前停下,稍稍轉身面向聖體龕,向你的君王和救主鞠躬。當耶穌出現在教堂的聖體龕中時,千萬不要向人造物品鞠躬。這是對耶穌的侮辱。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