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信徒
“平信徒”的定義是什么?這和“基督徒”一樣嗎?
平信徒是指在神職人員隊伍之外的信徒團體。
在天主教會內,平信徒被定義為任何天主教徒,他不是神父、主教等(神職人員的成員)。
平信徒可能是基督徒,也可能不是基督徒,這取決於他/她是否受過洗禮。平信徒可能不一定是天主教徒。
教會內外都有平信徒。
(譯)
平信徒
“平信徒”的定義是什么?這和“基督徒”一樣嗎?
平信徒是指在神職人員隊伍之外的信徒團體。
在天主教會內,平信徒被定義為任何天主教徒,他不是神父、主教等(神職人員的成員)。
平信徒可能是基督徒,也可能不是基督徒,這取決於他/她是否受過洗禮。平信徒可能不一定是天主教徒。
教會內外都有平信徒。
(譯)
法律與正義
所有法律在道德上都是正確的嗎?
否!天主的法律在道德上是正確的,但民法往往與以主的法律相抵觸。例如,民法允許墮胎,這是謀殺,違背了誡命,你不可殺人。執法政策要求警察開槍殺人而不是解除他們的武裝,這在道德上是錯誤的。沒有人有權力去審判和執行死刑。
有許多法律是不公正的。可悲的是,其中許多法律是由天主教政治家制定和(或)批准的,他們選擇實現群眾的願望,而不是他們的良心,那是天主的指引。這樣的政客們將有很多事情要為之負責。
(譯)
耶稣基督名字的由来
1、据《圣经》里面记载,耶稣名字的来历:
“天使對她說:「瑪利亞,不要害怕,因為你在天主前獲得了寵幸。看,你將懷孕生子,並要給他起名叫耶穌。”(路1:30-31)
2、耶稣(古希腊语:Ἰησοῦς,可拼为Iesous)是《圣经》中所预言的救世主,又称基督(希伯来语为默西亚),是天主之子。公元元年(公历纪元,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以耶稣诞生为元年)
3、耶稣基督的汉译来源
早期来华传教的西方传教士在下工夫学习了汉语之后,把“Jesus”翻译成“耶稣”,其中的“耶”同“爷”,指父亲,对应音节“Je”;“稣”指“复活”,对应音节“su”。
在犹太教的文献中显示,犹太人极渴望默西亚的来临。很多犹太人期盼默西亚来拯救他们脱离罗马人的统治。但耶稣在世上所做的,并不是像犹太人期待的那样带领他们推翻罗马统治。
自从耶稣从死里复活后,一些追随耶稣的犹太人(耶稣的门徒)才明白,天主派遣来的默西亚不单要拯救犹太人,而且要拯救全世界的人,使凡信他的人得享永生,于是宣告耶稣是真正的默西亚,是基督,故称他为耶稣基督(Jesus Christ)。中文译名方面,东正教和天主教文言经文根据希腊文译作“基利斯督”,天主教白话经文和新教只取首末两个字。
这就是耶稣基督的由来。
(摘自网络)
洗手禮手巾
教堂里的洗手禮手巾用途是什么?
從拉丁文“I Will Wash”衍生而來的洗手禮手巾,用於在祭獻前將神父的手擦干。這終亞麻布有不同的尺寸,通常在10×14英寸左右。一般繡有十字架,白色或紅色。
一些商人出售的祭壇亞麻布包括聖爵的抹布,插入聖爵杯罩板,以及洗手禮手巾。
(譯)
“對觀”
“對觀福音”這個詞是什么意思?
三部福音,瑪竇,瑪爾谷和路加,因為他們的內容常被稱為“對觀福音”。他們對耶穌的生活和傳教有類似的描述。
當仔細研究若望福音時,你會注意到它有不同的語氣和內容。
(譯)
拉丁文,官方語言
為什么天主教會使用拉丁文作為官方語言?
拉丁文成為天主教會的官方語言,因為當羅馬帝國成立時,整個帝國的語言都是拉丁文。在18和19世紀,拉丁語仍然是受過教育的階級的語言。此外,由於几個世紀以來都有一種官方語言,這使得全世界的主教能夠相互交流,盡管他們國家的語言是不同的。拉丁語使教會團結一致。
(譯)
復活
耶穌,你選擇了這神聖的日子,
以復活的光輝,
美化天地,
光照待救的子民。
求你今天廣施救恩,
復活我們的靈魂,
日後征服死亡,
也復活我們的肉身。
——誦讀日課
羅馬若望拉特蘭大殿
為什么天主教會要舉行羅馬聖若望拉特朗大殿的獻堂禮?
作為羅馬的主教,該城教宗的座堂是聖若望·拉特蘭大殿。教宗的座堂并不像許多人所相信的那樣是聖伯多祿大教堂。
聖若望拉特蘭大殿的財權是君士坦丁在313年交給教會的。從那以后的許多年里,直到1309年,它一直是羅馬教宗的座堂。
(譯)
耶穌的臨終七言
耶穌的遺言是:
「父啊!寬赦他們罷!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是什麼。」(路23:34)
「我實在告訴你:今天你就要與我一同在樂園裏。」(路23:43)
「女人,看,你的兒子!」「看,你的母親!」(若19:26-27)
「厄里、厄里,肋瑪撒巴黑塔尼!」就是說:「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什麼捨棄了我?」(瑪27:46)
『我渴。』(若19:28)
「完成了。」(若19:30)
「父啊!我把我的靈魂交托在你手中。」(路23:46)
(譯)
終傅聖事(病人傅油聖事)儀式和年幼的孩子
最近,教區一個天主教家庭的五歲兒子死於車禍。在醫院的時候,父母要求神父給他們的兒子行終傅聖事。神父拒絕這樣做,說男孩不需要,因為他是“無辜的”。這是一種新的做法嗎,孩子們不需要終傅聖事?
為了理解神父為什么拒絕給孩子傅油,有必要理解天主教會的一些教導,這些教導在天主教會的教理中找到。
對病人行病人傅油聖事是為了使一個人從罪惡中解脫出來:
“〈病人傅油禮儀〉宗座憲令於 1972 年 11 月 30 日頒布,按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規定,羅馬禮從此以後遵守以下禮規:病人傅油聖事是給那些病重的人施行的,施行者在病人的前額和雙手上,傅抹祝福過的油(橄欖油或其他植物油),同時以下列經文祈禱一次:「藉此神聖傅油,願無限仁慈的主,以聖神的恩寵助佑你,祂既赦免你的罪過,願祂拯救你,使你重新振作起來」。”(天主教教理 #1513)
病人傅油聖事包刮告解聖事:
“如所有聖事一樣,病人傅油是團體的禮儀慶典,可在家裡、醫院或聖堂舉行,可單獨為一位、或同時為一群病弱人士施行。病人傅油聖事很適宜在感恩祭──主逾越的紀──當中舉行。在某些情況下,如果合適,舉行這聖事慶典前,可先舉行懺悔聖事,而在傅油禮後領受感恩(聖體)聖事。由於此聖事是基督逾越的聖事,它常應是塵世旅途中最後領受的聖事,即是「越過」此世到達永生之路途上的「行糧」(臨終聖體)。”(天主教教理 #1517)
領受病人傅油聖事的人必須有年齡條件:
教會法典1004 條 – 1 項 – “已能運用理智的信徒,因病或年老而開始有生命危險時,即可領病人傅油。”
年齡條件是什麽“
教會法典97 條 -2 項 – ”未成年而未滿七歲者,為嬰兒,視為無行為能力之人;年滿
七歲者,推定為有辦別能力之人。“
正因如此,據說一個8歲的孩子已經到了理智的年齡。
天主教徒知道,很小的孩子在精神上是無法理解是非的。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可以理解自己行為的重要性,然后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很明顯,一個尚未達到理智年齡的兒童,他/她不能犯罪,因為他/她不能在善惡之間作出選擇。他/她在智力上無法做出這樣一個有意識的道德決定,
因此,對一個未滿理性的孩子實施“病人傅油聖事”是毫無意義的。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