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而復得”(路15:32)
丟了鑰匙、眼鏡、文件。找到這些東西帶來片刻的安慰。迷路,失去激情,失去聯系。找回這些是畢生的任務。我們丟失,我們找到,我們又丟失。但不要害怕,即使我們丟失了自己,我們永遠在天主面前。
什么東西在你生命里堅持不再值得留下?
在你生命中丟了什么無所謂?
哦,天主,袮不斷找我。賜我恩寵,以能讓我承行袮的旨意的心,丟棄我的日常瑣事。亞孟。(譯)
“失而復得”(路15:32)
丟了鑰匙、眼鏡、文件。找到這些東西帶來片刻的安慰。迷路,失去激情,失去聯系。找回這些是畢生的任務。我們丟失,我們找到,我們又丟失。但不要害怕,即使我們丟失了自己,我們永遠在天主面前。
什么東西在你生命里堅持不再值得留下?
在你生命中丟了什么無所謂?
哦,天主,袮不斷找我。賜我恩寵,以能讓我承行袮的旨意的心,丟棄我的日常瑣事。亞孟。(譯)
圣经能够有错吗?
来源:见证月刊十一月号 作者:萧永伦
天主教相信圣经是上主的启示,但启示不是以“听写”的方式,由天主念一句,写一句而完成的。启示的过程是天主感动作者,而后者用自己所收集的资料、熟悉的文字、拿手的写法和技巧,把前者所要揭露的讯息写出来。
更重要的是,圣经、特别是旧约的各书中,记载了许多古人的科学、地理、历史和伦理知识。这些知识以我们今天的标准来判断,显然是错误的,绝对不能被认同;但对当时的人,却是大家所公认和接纳的。
如果问:圣经能够有错误吗?答案是:能。而且实际上,古人的许多想法是大错特错的。这是基于当代人类的知识水准不足,和精神文明发展落后的原故。
科学知识的错误
古人谈天地万物时,所表达的天文知识非常有限,他们认为地是方的,有四极(则七2;依十一12),穹苍把天上的水托扶着(创一7),若把其中的水闸打开,雨水就降下。古人都这么想,那是他们观察和揣测的结果,但这些后来都被航海家和科学家推翻了!
创世纪写蛇是魔鬼的化身,引诱亚当和厄娃犯罪后,天主宣布对蛇的惩罚说:“因你做了这事,你在一切畜牲和野兽中,是可咒駡的;你要用肚子爬行,毕生日日吃土。”(创三14)把魔鬼写成会说话的蛇、是用一种“卡通”的手法写故事。而解释蛇在灰土上爬行是受惩罚的后果,那是一种幼稚的凝想。这些内容和逻辑显然都不符合生物学,但为当时的人,这种说法却无可厚非。
重点是,天主的启示不是要提倡古人的天文与生物知识,而是藉着他们的写作表达信仰的内容。写万物起源,要说明天地万物是天主所创造的;写蛇会说话引人犯罪,是要说明人犯罪时除了内在的因素,也常有外在的诱因。
旧约伦理思想的错误
古人的伦理思想尚未成熟,对家庭、人际、社会和政治各方面的许多看法非常原始,甚至愚昧,必为我们所排斥。
那它们为什么会出现在圣经里呢?它们被记载,绝对不是天主要我们学习他们的想法和行为,而只是就事论事,当时的人就是那么想,那么做的。所以这些内容的描述,只是反映事实,并不是教导我们跟从。
家庭伦理方面,古犹太社会以男性为中心,妻妾子女都被视为男人的财产,男人有权任意使用他们。但是他们又是神权思想主义者,因此明明是自己的想法,却归诸于天主,说成是天主的命令或指示。
比如创世纪写亚巴郎要祭杀自己的儿子来谄媚天主,却说成天主要这样试探他(创廿二1~2)。大男人主义也显示在以下的规定:“假使有人引诱没有订婚的处女,而与她同睡,应出聘礼,聘她为妻。”(出廿二15)这种玷污了少女之后就付钱了事的态度,根本是对女性的侮辱!
申命纪写人若有一个忤逆不孝的儿子,责罚他以后仍不听从,那父母在城中长老前控告他,然后本城的民众就应用石头将他砸死(申廿一18~21)。若一个人娶妻时,发现少女不是处女,就将少女领到她父亲家门口,让本城的人用石头砸死她(申廿二13~21)。这些作法为我们真是匪夷所思!
在政治和军事上,户籍纪描写以民和米德杨人的战争,说他们照上主对梅瑟所吩咐的,攻击了米德杨,杀了所有的男子……俘虏了米德杨人的妇女和幼童,掠夺了他们所有的牲畜、羊群和财产;火烧了他们所住的一切城邑和营寨(户卅一7~10)。这显然是那时代所有族群和国家在战争时互相对待的行为,说成天主的吩咐,根本就是硬套上去的。
圣咏一三七篇写被充军的以色列人如何仇视他们的敌人,希望加以报复:“谁若依照你加给我们的灾痍,也照样报复于你,他就得福祺。谁若抓起你的婴儿幼子,摔在磐石上,他就得福祺!”这种惨无人道的报仇思想,绝对不是基督徒的思想,应为我们所唾弃,但在古犹太人中却是司空见惯。
列王纪下篇夸张了先知的地位,说厄里叟是怎么神圣不可侵犯,当他沿路上贝特耳去的时候,城中一些小孩讥笑他说:“光头,上来!”不巧有两只狗熊从林中出现,咬死了其中四十二个孩子(二23~24)。该书写这段故事时,口气上感叹孩子们的死是“活该,谁叫他们嘲笑先知!”这种态度并不为我们所认同。
其他方面,如奴隶制度,古人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出廿一20~21)。他们也接受一夫多妻制,认为是天公地义。这两种制度都不为我们所接受,若今天有人主张奴役他人,或夸耀男人可享齐人之福,我们都会觉得不正当!
古人也有错误的神学观。比如他们认为神是严厉的审判者,不但会处罚犯罪者,甚至连他们的后代都要被罚,且直到四代以后。这是对神的本质严重的误解。耶稣非常清楚的教导我们:神是天父,他对众人的爱与怜悯是永恒的。古人的想法简直是颠倒是非,不可接受!
耶稣的福音才是基督徒伦理的标准
上述的各种例证说明了旧约伦理思想的落后与不成熟(我们应该理解,当时几乎所有的民族都有这些错误的道德观)。不过,天主圣子耶稣基督降生成人,通过他的生活榜样与教诲,我们才领悟了人生的真谛,纠正了旧约圣经中所揭露的古人错误的道德观,把握了正确的伦理价值,明白了人与神、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应有的相互关系与责任。
耶稣教导我们,不论性别、种族、社会地位,每人都享有天主子女的名分与尊严。耶稣所处的社会,也有些被瞧不起与被排斥的人,他都以行动和宣讲纠正了所有偏差。一个患血漏12年的妇人(路八43~48)不敢接近耶稣,当时的人认为她的血漏将使任何接触她的人都成为“不洁”的。于是她偷偷摸了耶稣的衣角,耶稣不但没有责怪她,反而称赞她的信德。
一般犹太人都讨厌罗马人,认为他们是殖民政府的恶势力。而犹太人也以自己的宗教自豪,瞧不起“外邦人”。但耶稣跨越了种族与宗教的歧视,治好一位罗马百夫长仆人的病(路七1~10)。当时税吏被视为公开的罪人,因为他们替罗马政府收税,又有贪污的嫌疑,耶稣却与他们来往并一起进食(谷二15~17)。此外耶稣也接受妓女等“不名誉”的人的关爱(若十二1~11)。
耶稣的精神,帮助信友慢慢培养出对人一视同仁的态度。这种精神造就了后人推翻奴隶制度的动机与动力、提倡人性尊严的意识、启发男女和种族平等的大同精神,并催生了民主的政治理念。
当我们阅读圣经时,对旧约中的各种知识和伦理观,不可当成是天主的训示来服从,因为它们只表达了古人的认知与观念。但话说回来,不能因为认知上的错误,就抹煞他们对上主的虔诚和信德,后者仍是可受肯定的。
基督信徒的道德观和神学认知,必须以耶稣的教诲为标准,凡是与他的福音背道而驰的思想,都应该被拒绝!
有关在聖體聖事中領受基督的聖體和聖血
一、當耶穌在被領受消耗掉的時候,祂沒有死。
二、天主教徒以麵包和酒的形式領受耶穌。
三、天主教徒領受整個耶穌,身體、靈魂和神性。
五、通過聖體聖事,耶穌把自己以不流血的方式賜給我們。
六、天主教徒在聖體聖事中領受了耶穌,耶穌絲毫不變。事實上,領了聖體的人精神上改變了。
(譯)
以男性為主導的聖經
近年來,有人說聖經是性別歧視,因為它總是涉及男性為主。它給人印像壓迫女性。天主教關於這件事的說法是:
聖經是基於史實的書,在天主聖神的指導下匯編成書。天主以祂神聖的智慧決定用毫無例外包刮女性的男性為主。所以如果提到‘國王’之家庭,它包刮國王、他的妻子王后,以及他們的子女。
在寫成聖經的時代,提到男性作為一家之主是文化的一部分。這種做法促進追蹤那個人的祖先。當提到男性時,要明白包刮他的家庭,他的妻子和子女。
自從十九世紀晚期西方世界開始女權運動以來(也稱為婦女運動,婦女解放,或女權主義),有個毀掉任何反映當時文化僅指男性為一家之主的書的趨勢。這包刮毀掉在聖經里天主授意的話,為了平息那些相信自己在這世界是卑下者的怪念頭。(譯)
在嚴肅的聖經研究中必須咨詢的原始版本不能被修改,因為這樣的改變會成為人(或女人)的作品,而配不上稱為是天主賦予給世界的。
讓我們記住聖經里記載的天主最后的話:
“我同一切聽本書預言的人警告說:誰若在這些預言上加添什么,天主必要把載於本書上的災禍,加在他身上;誰若從這書上的預言刪除什么,天主必要從本書所載的生命樹和聖城中,刪除他的名分。”(默22:18-19)(譯)
羅特的妻子變為鹽柱
根據創世紀19:26,羅特的妻子因回頭觀看,不服從天主,變成鹽柱。這鹽柱在哪里?
閱讀聖經時要明白四千年前報道事件的方式往往用故事風格,使聽到的人會記住。那並不意味着事件如描述的那樣實際發生。重要的是在報道的故事中所給予的信息。
羅特妻子故事的信息是她不服從天主,導致她的死亡。這鹽柱從何而來?可能羅特妻子死的地方有自然沉積鹽。那個特別的地區可能被看作為羅特的妻子,因為她死在那里。
我們從鹽柱必須認識到的是天主會懲罰那些不服從祂的人。那並不意味着所有不服從天主的人會死。每個人按照他的罪行受到處罰。(譯)
天主的羔羊
“第二天若翰見耶穌向他走來,便說:‘看,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若1:29)
“….當若翰看見耶穌走過,他說:‘看,天主的羔羊!’”(若1:36)
洗者若翰提到依撒依亞書:“他受虐待,仍然謙遜忍受,總不開口,如同被牽去待宰的羔羊;又像母羊在剪毛的人前不出聲,他也同樣不開口。”(依53:7)
事實上洗者若翰的話是預言。他看見耶穌如同‘受苦的仆人’,服從天主,成為祭獻的祭品,為世界上的罪贖罪。
同意給祂與罪人一起付洗后,洗者若翰看着耶穌並指出祂是‘除免世罪的天主的羔羊’。通過這樣做,他透露耶穌同時是‘受苦的仆人’、默默允許自己導致被殺、承受眾人的罪、逾越節的羔羊、第一次逾越節中以色列拯救的標志。基督的一生表達祂的使命:‘為眾人服務,為救贖眾人獻出祂的生命’。(譯)
天主之國
按天主教的說法,天主之國是什么?
關於這個問題能寫一整本書。簡言之,下面的歸納可以闡明天主教關於天主之國的教導。
‘天主之國’也稱為‘天國’。
‘天主之國’是屬靈之國。不是這世界的。
一個人成為‘天主之國’的成員基於他通過基督在聖神內與天主結合。
基督的奧體包含天主之國。她包刮所有受過洗的通過信德,過去、現在和將來,在世界上的,在煉獄里的和在天堂里的接受基督救贖的基督徒。
在舊約時代,包刮信主的以色列人。
‘天主之國’可能包刮其它在神聖的、超越人類理解的智慧中,已被天主接受的靈魂。(譯)
嶄新的生活
“我們藉着洗禮已歸於死亡與祂同葬了,為的是基督怎樣藉着父的光榮,從死者中復活了,我們也怎樣在新生活中度生。”(羅6:4)
在各項聖事中,我們經曆天主要用祂的愛觸動我們的心,轉化我們的生命的實質。聖事的傳授是轉化、吸引我們進入教堂,給我們恩寵順從天主的聖意。在聖洗聖事中洗滌我們的罪,在堅振聖事中得到聖神堅強,在聖體聖事中靠耶穌養育。生命的轉化,使我們內有新的生命。靠普通的面包、酒、水、蠟燭、油、和白大褂,我們得到天主用物質的方法賜給看不見的恩寵的事實。
諸項聖事如何養育我們的生命?
在神修旅途中,何處使我們經曆‘嶄新的生命’?
聖父、聖子、聖神,請袮繼續使我們的生命轉化。亞孟。(譯)
閱讀聖經
天主教徒應該閱讀聖經嗎?有的神父鼓勵教徒讀,而有的不鼓勵,說對一般人聖經太難懂。其實有的神父忙得很,沒有時間對閱讀聖經而不太懂的人提供個別的聖經闡明。
天主教會推荐閱讀聖經的人結合天主教的教義問答來閱讀。這會確保個人閱讀聖經像天主教會那樣閱讀。教義問答會起引導作用,闡明似乎相互矛盾的章節。(譯)
天主教對死亡的定義
天主教如何對死亡定義,意思是當人死的時候發生什么?
首先,天主教教道死亡時,物質身體離開精神(靈性體)和靈魂(意識)。靈魂,現在猶如天使的有意識的精神,通過它的靈性體,精神(幽靈)顯示自己。以這種新的精神形式,靈魂受天主審判。
其次,聖經教導,死亡臨到每個人是因為原罪。“故此,就如罪惡藉着一個人進入了世界,死亡藉着罪惡也進入了世界;…”(羅5:12)(譯)